畫在有無之間
本文2002年7月1日刊載於藝文世界
一張好畫必備的條件是,要有「靈性」有「內涵」讓人覺得有想像的空間。而不是糊圖亂畫,給人看了像甚麼算甚麼!是要作者理想的表現,能使觀眾思想產生共鳴。
我國的繪畫很多帶著儒家思想的「含蓄」。虛虛實實的在有無之間,求無限的變化。也有佛學「心經」中所謂「空即色、色即空」這種有即無、無即有的心靈境界。有如道家對道理的體認,即一切事物先要「有」的認知,是合邏輯的。然後脫離「有」的束縛,進一步接觸「無」,虛空的感受,讓自己漫遊於天地宇宙間,做更神奇的接觸,為求新求變的再出發。藝術創作之路,把握在「有法無法之間」。石濤在畫語錄中談到:「無法畫之始、有法畫之立,始與立,融結於自然,忘我於有無之間…。」故法自畫生,畫自法立,因此,無法非也,終於有法亦非也!習藝的過程,先求知法,依法得法而後才能變法離法,到無法之法。畫事往往在無理中而有至理,怪異中有至情。難怪常有人說:藝術家像瘋子,畫的畫常讓人看不懂,說的話令人聽不明白,是其思想不在現階段中,不是太原始就是太未來。
有與無不要以科學角度來解讀,擾亂了思緒。在作畫的歷程裡,要多利用「在有處求虛,在無處求有」不棄有求無,亦不棄無求有,善用虛實有無,讓作者有動的心,靜的情,使「以靜生動、以動致靜」的心理狀態下進行創作,把畫的意境推向更上一層樓。賓虹畫語錄中云「虛處不是空虛,還得有景,密處還須有立錐之地…。」虛中有實、實中有虛:要虛中有實,除了畫中保有涵蓄的內容、虛中有物外,必重在畫外意境,使有「景少意長」之意。實中有虛,要實而不悶,乃見空靈。
畫,在求有無、虛實、明晦、筆墨、濃淡、乾濕、黑白之間的變化。又要在模糊中求清醒、清醒中求模糊,複雜中求單純、單純中求複雜,平中求不平、不平中求平的綜合應用,同時也重視「取捨」間的關係,來解決「有無」的問題,黃賓虹畫語錄云:「捨取不由人,捨取可由人,懂得此理,方可染翰揮毫」。即形色內容有無之取捨,有依法理不由人者,亦有依情可由人者,變化無窮。這個問題並非不科學,在攝影中,鏡頭焦點的控制,景象取捨的技巧,虛實,明暗的選擇等等,正是此理。又國畫背景,天空水域,雲霧的留白並非無景無物,故畫家眼下的形色和大自然的形與色有所同、有所不同。因此對「有無」的真義必須要有深入的瞭解,才不會被「有無」亂了陣腳,沖昏了頭,在繪畫思維上打了結。我們要保留優良的傳統文化,要吸收現代新潮的思想,用「有」的過去創造「無」的未來。